為您找到與納稅標簽相關結果 11篇
山東:199.33萬戶企業的納稅信用“成績單”出爐
去年以來,山東省稅務局持續強化納稅信用動態管理,助力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復產復工,累計為2.6萬余戶企業進行了信用修復,提高了信用等級,擦亮了企業的信用名片。同時持續深化“銀稅互動”,助力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2021年上半年,通過“銀稅互動”融資服務平臺,累計授信企業3.04萬戶,授信金額323.12億元,發放貸款252.63億元。
青海稅務:開啟政務服務幫辦新模式助推為群眾辦實事邁向常態化規范化
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在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工作中,以為群眾解難題為出發點,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兩條腿”走路,從納稅人繳費人個性化需求角度出發,于5月下旬開啟“線上+線下”政務服務幫辦新模式,助推為群眾辦實事走向常態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河南: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納稅人獲得感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今年以來,河南省稅務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各項工作,持續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切實為市場主體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納稅人獲得感。
國脈智庫《營商環境周刊》(第十三期)—“納稅”指標解讀及優秀案例
《營商環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內容包含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等方面政策、動態、優秀案例、理論探討、行業專題等內容。
李旭紅:《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對納稅人繳費人的影響及意義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十四五”時期以“合成”為特征的第三次稅收征管重大變革正式啟動,也是我國進入“以數治稅”時期的重要體現。此次改革技術含金量高、協同一致性強,涉及現代稅收征管體系的各個環節,對納稅人繳費人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同時,“以數治稅”驅動的“合成”也將展現出我國現代稅收征管技術的先進水平,構成我國治理能力現代化及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內涵。
浙江省推進稅收大數據平臺建設助企惠企
日前,浙江恒寧科技有限公司在溫嶺市稅務局工作人員遠程指導下,收到了一筆高達560.32萬元的退稅款。類似的退稅,以往需企業自行對照政策去申報,常出現“盡管有好政策,企業卻沒能享受”的遺憾。
優化營商環境 “十四五”我國將基本實現發票電子化全覆蓋
根據意見,我國將穩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2021年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24小時在線免費為納稅人提供電子發票申領、開具、交付、查驗等服務。制定出臺電子發票國家標準,有序推進鐵路、民航等領域發票電子化,2025年基本實現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便民辦稅春風”溫暖營商環境 新疆稅務部門連續第8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
近日,新疆稅務局以“優化執法服務 辦好惠民實事”為主題,在全區啟動“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集成推進新一批優化服務舉措落地天山南北,以更好賦能市場主體、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服務新疆高質量發展。
廣州推出“稅信碼” 納稅信用“亮碼見”
為營造誠信稅收營商環境,廣州市稅務局依托“廣州稅務企業號”平臺創新推出了“廣州稅信碼”(以下簡稱“稅信碼”)。3月1日起,全市納稅人可將企業納稅信用的主要信息一鍵生成二維碼,并推送至其上下游企業。
青海省在新辦納稅人中推行專票電子化改革
從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獲悉,自2021年1月21日起,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有關事項的公告》,我省在新設立登記的納稅人中,推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改革。
廈門:營商環境升級的稅務攻略
近日,廈門市在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納稅指標成績優異,獲評納稅領域“標桿城市”。